第六十期人口學刊2020.06 出刊
本期目錄
Contents
本期《人口學刊》繼續刊登華人家庭動態研究(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, PSFD)專刊的兩篇論文,其中前兩篇為PSFD收錄 之兩篇專題論文,第三篇則為一般研究論文。PSFD專刊是由中央研 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章英華教授擔任客座編輯,以使用PSFD資料庫所 撰寫論文為收稿對象。此資料庫係以華人家庭成年樣本為對象的固定 樣本追蹤調查(panel),涵蓋的年齡層自青年至老年。
在PSFD專刊的兩篇論文中,第一篇是于若蓉與陳婉琪的〈已婚 女性相對收入與家庭滿意度〉論文,該文旨在運用PSFD資料庫的長 期資料,檢視已婚女性相對收入動態及其家庭滿意度動態二者間的關 聯,樣本限於25-59歲的已婚女性。發現已婚女性收入占夫妻收入總 和的比例接近二分之一時,家庭滿意度達最高點,從而隨著相對收入 的提升而下降,呈現倒U型影響效果。這種效果只存在於非傳統性別 角色態度樣本及1970年之後的出生世代,很可能反映了年輕世代的已 婚女性對平均分擔家計的期望。該文進一步認為,以倒U型的前半觀 察,否證了女性經濟獨立假說,以後半觀察,可以丈夫自尊受損或妻 子對分工的不滿來理解。
第二篇是劉蓉果與朱瑞玲的〈臺灣民眾幸福感變動趨勢:世代、 年齡及人格的影響〉論文,該文與59期〈快樂在年齡上的變化:U型 的爭辯與臺灣兩性的差異〉一文,同樣以幸福感的兩個指標為對象, 也論及年齡與世代效果及人口變項的效果。本文有其不同之處:在分 析方法上,為凸顯逐年發展趨勢,特別選用「多階層成長模式」以估 計個體在追蹤資料上的變化。本於作者們心理學的專長,納入人格特 質的分析,說明其影響幸福感的個別差異,但與幸福感的變動無顯著 相關,應是幸福感發展的基礎;於呈現幸福感在年齡與世代的U型效 果之外,在觀察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與幸福感長期趨勢之後,認為客 觀不利的外在環境,並未影響到主觀幸福感的波動;刻意不採收入為 自變項,但以教育程度和就業狀態的分析,同樣顯示社經地位對幸福 感的影響。
在59期和60期的PSFD專刊中,刊登四篇運用PSFD資料的論文, 而在58期中已有一篇也運用PSFD資料的論文。這個PSFD應可長遠推 動,也希望學者們持續探勘,增進我們對臺灣各類社會現象的理解。
最後一篇則是姜蘭虹的一般研究論文〈早期香港臺灣移民的社會 文化適應〉。該文透過與1965-2002年間移居香港的臺灣人進行深度 訪談,旨在瞭解其移民原因、生活經歷(文化與社會層面、所遇到的 挑戰),以及認同與歸屬感等。該研究發現,早期香港臺灣移民在適 應上的主要困難,包括:語言障礙、缺乏人情味的互動、文化習俗上 的差異。但隨著時間的流逝,這些早期臺灣移民大多已經在香港安定 下來,發展成功的事業,同時也視香港為自己的家園,並對香港的經 濟、社會和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。該研究對早期香港臺灣移民的生命 歷程進行深入剖析,可作為進一步人口移民研究的參考。
綜合本期三篇文章討論的婚姻、幸福感、移民等議題,都含括在 廣義的家庭與人口學的研究領域中。而這些論文作者的背景來自社會 學、心理學與地理學等,也顯示人口學研究的跨領域特質。《人口學 刊》除作為國內提供相關議題研究成果與政策意涵的重要平臺外,未 來更希望可以引領人口學研究的議題設定與跨領域研究,提供研究者 一個更多元的對話空間。
本刊自2018年56期起,恢復原有投稿方式,來稿請繳交一份紙 本與電子檔,檔案格式為word文件檔、pdf檔與投稿信函,請郵寄至 「10621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 心人口學刊編輯委員會」收。聯絡電話:(02)3366-3405,網址為: http://psc.ntu.edu.tw,Email: psc@ntu.edu.tw。感謝您對本刊的支 持與愛護,敬請舊雨新知繼續支持,惠賜大作。
專題論文:華人家庭動態研究
DOI : 10.6191/JPS.202006_(60).0001
已婚女性相對收入 ; 性別角色態度 ; 家庭滿意度 ; 家庭動態調查 ; married women's relative income ; gender-role attitudes ; family satisfaction ;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
中文摘要
Abstract
DOI : 10.6191/JPS.202006_(60).0002
大五人格特質 ; 生命歷程觀點 ; 主觀幸福感 ; 多階層成長模式 ; 華人家庭動態調查 ; Big Five ;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; subjective well-being ; hierarchical growth model ;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
中文摘要
Abstract
研究論文
DOI : 10.6191/JPS.202006_(60).0003
early Taiwanese immigrants ; Hong Kong ; economic integration ; social-cultural adaptation ; gender roles ; 早期香港臺灣人 ; 香港 ; 經濟融入 ; 社會文化適應 ; 性別角色